害的人,康秀才原也是咱们县城的骄傲呢!”

原来是这样,看来大部分的人心肠还是很好的,这个世界,好人总比坏人多。

“多谢婶子,我也瞧瞧热闹去!”

何玖娘把鸡绑了脚和翅膀扔进背篓里,提着鱼牵着马跟着大家去松鹤学堂门口凑热闹。

何玖娘到的时候,学堂门口已经围了好些人,有报名的,也有单纯看热闹的。

门口坐着一位看上去二十多岁,穿着藏青色长衫的读书人,脸色稍许苍白,看上去有些弱不禁风。

“康先生,听闻你先前病重,如今可是好些了?”

有人好心询问,康秀才刚要说话,顿时觉得一阵咳意传来,忙一手握成拳挡在嘴边咳了咳,这才勉强露出笑容点头回答:“是好了不少。”

话虽如此,但众人还是觉得他一副快要不久于人世的样子,心中一阵唏嘘,真是天妒英才。

“先生还是要保重身体才是,自从去年你关了学堂,我家小牛都没上过别的学堂,一直嚷着要等康先生回来。”

康秀才学识渊博,对学生是倾囊相授,他教书六年,有不少孩子都考上府学读书去了,大家都记着他的好。

“承蒙大家厚爱,康某这次大好,便也是想着多教一些孩子,让孩子们都识字知礼,将来能谋一份好前程,这才不算辜负各位对在下的照拂。”

康秀才心中明白,大家愿意送孩子来他这个学堂就是想来帮他的,毕竟别的学堂有比他经验丰富的老先生,而他只是个病秧子,没道理比经验丰富的老先生还受欢迎。

人群中又是一阵称赞声,又有人问:“康先生,今年其他学堂的束脩都涨到三两银子一年了,你这里涨不涨?”

这件事康秀才倒是才刚知道,毕竟这一年多他都是卧床养病,几乎没有出过门。

他想了想,道:“松鹤学堂还是按照之前的二两银子就好,别的书院先生多,教的知识也多,这里就我一个人,知识多有欠缺,自是不能涨的。”

一个学生一年二两银子其实已经很贵了,二两银子够一家人勉强过一年,更何况这二两银子还只是束脩费,另外还要给孩子买纸笔书本什么的,那些东西可不是一般的贵,算下来怎么也得三两银

章节目录